在全球货物运输成本飙升的一年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运输成本飙升是如何导致成本上升和通货膨胀的”得出的结论:运输成本的大幅增加正在对通胀产生缓慢但持续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到今年年底。
“当运费翻倍时,通胀会上升约0.7个百分点,这种影响是相当持久的,一年后达到顶峰,持续长达18个月。”IMF研究员指出。
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运输成本的通胀影响将持续到2022年底。此外,俄乌冲突很可能会导致供应链进一步中断,致使全球运输成本及其通胀效应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
1
其实,早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出现后,港口运输集装箱工人短缺,全球贸易货物的80%以上受影响。
此外,出行限制也影响了船员流动和卡车运输。在长期封锁期间,大量的政策红利刺激了需求,使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的运力不堪重负。
这些挑战的结果是,全球跨洋贸易航线上运输集装箱的成本增加了7倍。
虽然运输成本增加对通胀的影响小于燃料或食品价格对通胀的影响,但运输成本的波动性要大得多。
因此,全球运输价格变化对通胀变化的贡献在数量上类似于全球燃料和食品价格冲击所产生的变化。
2
此外,研究表明,较高的运输成本会在两个月内冲击码头进口商品的价格,并迅速传递到生产者,并对消费者在收银机前支付的价格产生渐增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IMF报告中写道,运输成本上升对不同结构经济体的国家影响不同。
进口更多消费品的国家,其通胀上升幅度更大,那些更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国家也是如此。
同样,通常支付更高运费的国家——内陆国家、低收入国家,尤其是岛国——在运费上涨时会出现更多的通胀。
故一个强大而可信的货币政策框架可以在缓解进口价格和通胀的第二轮影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